发布时间:2025-06-29
作者:光明实验室
浏览:12次
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与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联合发布的新书《人地关系视角下中国城镇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融合多学科视角与前沿方法,系统解析了中国城镇国土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与实践指导。
本书面向国土空间高质量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针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紧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与空间格局失衡等突出问题,以“融合人类活动大数据与传统空间统计”的分析框架为核心逻辑,系统构建了中国城镇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通过引入LBS人类活动数据,结合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信息,探索人口分布、土地开发强度与城市群扩张之间的耦合关系,推进了国土空间宏观格局演变研究向精细化、动态化的方向发展。
全书共六章,内容涵盖理论建构、实证分析与政策启示等多个层面。第一章奠定理论基础,明确人地关系视角下国土空间格局研究的学术意义与发展路径;第二至三章分别从人口与建设用地两个核心要素出发,剖析其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结合LBS数据揭示人口动态与空间分布特征;第四章关注人地协调性评价,构建指标体系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量化评估;第五章聚焦城市群尺度,比较19个国家级城市群的人口集聚与建设用地扩张模式,揭示区域空间发展不均衡格局;第六章总结全书主要结论,提出后续研究的拓展方向。通过理论与数据的融合,本书力图为国土空间格局的科学认知与实践治理提供系统化、多维度的知识支撑。
核心看点
本书系统梳理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与优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人地关系分析框架。全书共分五个板块,首先从背景、概念、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动态出发,论证了以人地关系为视角研究国土空间格局的必要性;继而对人口与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人口分布、收缩特征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占用等趋势;进一步,采用熵值法与综合评价法,评估了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人地协调性;在城市群尺度上,则通过构建综合指数,对19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动态与用地扩张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全书在理论体系构建、数据方法融合与多尺度应用方面均具有创新性与参考价值,为国土空间治理、城市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研究支撑。
内容简介
以“人口集聚—流动—收缩并存”为主线,探讨东南沿海密集分布、胡焕庸线稳定性、老龄化与城市规模联动,以及中小城市的人口收缩趋势。通过LBS大数据刻画人口流动网络,强调短期驻留人口对城市治理的挑战,并提出区域差异化的人口空间治理策略。
全球视角下,中国人造地表扩张速度全球领先;国内则呈现“东部密集、西部快速增长”的格局。空间开发强度呈现阶梯化差异,村庄与城镇用地结构显著演化,反映出资源粗放利用与空间治理失衡的双重困境。
基于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矛盾的系统分析,本研究提炼出以下核心结论:伴随快速城市化,建设用地扩张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增速(2010-2020年弹性系数达4.9)远超人口增长,尤以中部(11.0)和东北等人口收缩地区的"人减地增"矛盾最为尖锐;尽管全国层面GDP增速显著高于用地扩张(弹性系数0.23),但传统粗放模式在耕地红线与高质量发展双重约束下面临严峻挑战,叠加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高用地需求,导致供需结构性失衡。在此背景下,村庄用地低效蔓延与地均产出不足进一步加剧资源错配,凸显国土空间治理的紧迫性——亟需通过精准测度效率空间分异、解析影响机制,以人口-产业协同布局为导向,实施差异化管控策略,遏制低效扩张,强化集约利用,最终实现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质量的双重跃升,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城市群正成为国家空间发展与人口集聚的核心载体,呈现出“集聚化加速、区域分化、多中心演进”三大特征。全球范围内,超大城市数量预计2030年将达到43个,亚洲发展中国家成为城市群扩张主力。在中国,19个城市群以33%的国土承载了83%的人口,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等引领型区域与中原、哈长等问题区域共存的“三梯队”结构。
本书编委会成员
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副研究员李敏敏担任副主编。光明实验室工程师杨琦、博士后王亚非、研究生魏仕龙参与本书编撰。
结论与展望
本书以人地关系为核心视角,系统探讨了中国国土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与协调机制,围绕人口分布、流动格局、用地扩张与效率、协调性评估以及城市群差异化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分析。
研究发现,人口向东南沿海和核心城市群高度集聚,区域“极化效应”加剧,中小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则普遍面临人口收缩与高龄化双重压力。城市间流动网络趋于复杂,36个重点城市的服务人口普遍超过常住人口,凸显功能负荷多元化。
土地方面,2010—2020年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结构有所优化,但也带来耕地压力和效率分化问题。多数地区人地不协调,资源浪费严重。城市群发展呈阶梯差异,长三角、珠三角领先,中西部面临协同与集聚不足挑战。
未来研究应聚焦农业空间演变、人口老龄化、用地效率提升、人地协调评估、城市群协同机制及气候影响等议题,结合高精度数据分析与政策模拟,推动空间治理向精细化、动态化转型,为国土空间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END
素 材 丨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
图 源 丨 Geomind Team
编 辑 丨 李沛昱
审 核 丨 李 游 李沛昱 郭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