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9-02
- 作者:光明实验室
- 浏览:853次
在深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中,科技创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为此,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直通车”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旨在助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
9月2日,该活动成功走进了光明实验室,开启了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新篇章。该活动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指导,深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交所科交中心、光明实验室等单位主办,吸引了众多科技界、金融界及政府部门的代表参加,充分体现了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共赢理念。
2024年9月2日,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直通车”走进光明实验室活动在光明实验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光明科学城乃至深圳市的科技创新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光明实验室主任李清泉,光明区政数局局长李强,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新建,光明区科技创新局科创中心主任王茹,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刘炜,深交所科交中心市场发展部总监于彬,以及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徐向东等众多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充分显示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领导致辞:智慧寄语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明实验室主任李清泉,光明区政数局局长李强,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新建等领导分别致辞。
李清泉院士首先代表光明实验室,对光明区相关单位以及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等主承办单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作为AI与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平台,光明实验室依托深圳优势,始终秉承“创新驱动战略”的长远目标、稳扎稳打。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坚守“创新驱动战略”的初心使命,并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做到保持定力,追求创新,坚持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同时,实验室作为创新要素主体,要开放融入新时代下的科技创新总体格局中,一方面深化落实“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一方面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的新机制。
光明政数局李强局长表示,希望政数局能够深化与实验室的合作,在国产算力生态建设方面搭建科研机构和产业建设之间的桥梁;希望实验室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率先将优秀成果与应用场景相结合,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试点与示范项目。最后,李强局长向各投资机构发出诚挚邀请,呼吁大家“投资光明,共筑未来”,共同参与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历程。
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新建提出了一个核心议题:如何优化全社会的科研生态系统,促进科学家高效开展科研创新,确保科研成果能够顺畅地融入市场。李新建表示,深圳天使母基金期待通过类似“直通车”的活动形式,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投资智慧,与光明实验室等科研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形成一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主题报告:知识碰撞
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徐向东、光明实验室主任助理张博研究员分别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徐向东副总经理围绕“打造科技企业‘一站式’培育体系,助力光明科学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探讨了科技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加速的新途径,并表示在未来,深天使愿与光明区深化合作,设立天使基金及种子基金,合作搭建科研项目、初创企业与产业资源之间的桥梁,用金融“活水”灌溉科技企业“良田”,驱动光明科学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张博研究员则以“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助力AI赋能产业焕新”为题,分享了新质生产力时代,成果转化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如何促进科技与金融、产业的“双向奔赴”,赋能科技企业“穿越周期”,支撑产业升级发展。
项目路演:展示无限可能
活动的重头戏当属光明实验室转化孵化项目的路演环节。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项目轮番上阵,展示了各自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应用前景。
从基于多源遥感+AI的碳信用数据平台,到垂直领域大模型ExGrad;从具身飞行智能感知机器人,到AI-OCT熔深实时监控系统;再到面向算力网络的全行业AI算法平台,柔顺性人体增强助力外骨骼,以及云脉智能-企业级AI算力与模型管理全栈平台,每一个项目都凝聚了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
圆满落幕:携手共创未来
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直通车”系列活动走进光明实验室,不仅为科技创新项目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为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光明实验室将依托此次活动所搭建的桥梁,促进科技与金融、产业的“双向奔赴”,与深天使为代表的“耐心资本”们,探索打造“一核两翼”的科技创业培育体系,共同培育、孵化种子项目;同时深化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探索构建面向科技企业发展周期的技术赋能体系,助力企业成长壮大,赋能产业焕新!
END
图 / 文 丨 李沛昱
编 辑 丨 李沛昱
审 核 丨 郭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