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1
作者:光明实验室
浏览:80次
2025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承办的学术年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联合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功举办“地理知识与大模型”专题论坛,李敏敏副研究员、曹越皓博士后、王亚非博士后、王顺利博士后等6名师生参加会议并作报告。
会议主题
大会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地理模型与时空分析”,聚焦地理智能与空间分析的最新理论、方法与应用,邀请了10位专家作特邀报告,共设置39个专题论坛。专题论坛内容涵盖地理空间人工智能(GeoAI)、时空智能预测、地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和智能遥感分析等热点议题。
“地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分论坛
4月27日下午,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贺彪副院长、蒯希副教授和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李敏敏副研究员作为专题召集人,共同主持“地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分论坛。论坛云集事业单位、科学院所、重点高校与知名企业等行业专家,围绕知识图谱构建、大模型应用、时空推理与智能决策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副研究员李敏敏汇报了智慧城市团队在城市更新案例智能推荐领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立足国家“存量优化”战略背景,融合知识图谱与大模型技术,构建了多层级城市更新案例实体特征表达模型,通过领域知识增强的LLM技术从规划文本中抽取结构化信息,并研发了融合语义与空间相似度的智能推荐系统,实现Top-N案例精准匹配,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
智慧城市团队相关报告
此外,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的三位博士后曹越皓、王亚非和王顺利分别针对城市空间表征、黄河流域长时段环境变化与城市洪涝监测三个前沿课题作了专题汇报。
曹越皓提出了一种在数据不均等条件下,利用生成式 AI 将城市空间要素嵌入高维时空预测模型的方法;王亚非则通过对过去千年黄河流域土地覆被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的定量分析,揭示了区域生态演替的多尺度时空特征;王顺利则展示了基于多元空间语义驱动的城市洪涝灾害智能化动态监测框架,探讨了如何在海量异构数据中实现实时预警与决策支持。
4月28日下午,年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顺利闭幕。本次大会不仅为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领域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更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地理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基于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为国家数字化战略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END
素 材 丨 光明实验室智慧城市团队
图 源 丨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
编 辑 丨 李沛昱
审 核 丨 李敏敏 李沛昱 郭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