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实验室获批三项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发布时间:2025-08-28
  • 作者:光明实验室
  • 浏览:11次
2025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项目立项评审结果。光明实验室在本次申报中共获批三项资助,其中,光明实验室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团队郭锴副研究员获面上项目一项;光明实验室智能飞行与安全控制组负责人刘洲研究员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一项;光明实验室智慧空间团队负责人李明研究员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一项。
获批项目具体信息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型
机载测深激光雷达水陆混合区域信号识别与水深探测精度优化
郭锴
面上项目
基于自回归范式的版权保护文生图方法
李明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执行器失效下多旋翼无人机的动态协同降落机制研究
刘洲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的重要渠道。光明实验室三位科研人员获批项目,体现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无人机系统、遥感探测等方向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学科积累。未来,光明实验室将持续支持高水平科学研究,加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进一步激发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
郭锴博士简介
郭锴,光明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机载激光测深技术、蓝绿激光水体回波信号处理、海洋工程测量与海岸带环境监测、多源遥感信息与碳汇监测等方面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资助1项,主持自然资源部海洋遥测技术创新中心与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共计2项。
刘洲博士简介
刘洲,光明实验室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博士后,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孔雀特聘C类高层次人才,光明实验室智能飞行与安全控制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无人机的空间智能、全驱动无人机及飞行汽车的自主控制与应用。曾在华为海思部门担任软件工程师。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国际顶会顶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CST、IEEE TAES、IFAC CEP、IEEE TIE IEEE ICRA等期刊与会议发表多篇。申请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李明博士简介
李明,光明实验室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光明实验室智慧空间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IGC,文生图/视频/3D)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如 IJCV 、ICCV 、TMM 、TCSVT 、ACMMM 、ICIP )上发表了 10 余篇论文,应邀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END

素 材 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文 丨 李沛昱
编 辑 丨 李沛昱
审 核 丨 刘 洲 李 明 郭 锴 李沛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