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实验室在全国无人机与大模型融合挑战赛中斩获佳绩!
  • 发布时间:2025-09-18
  • 作者:光明实验室
  • 浏览:3次

2025年8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光明实验室空间智能中心的“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团队”与“智能飞行与安全控制团队”在竞争激烈的无人机与大模型融合挑战赛中表现卓越,凭借其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和出色的现场表现,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所有比赛项目。其中智能飞行与安全控制团队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夺得该赛项全国亚军;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团队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参赛奖杯(左)以及参赛用无人机(右)


赛事前沿
聚焦无人机与AI融合创新高地

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是国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赛事之一,旨在推动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本届大赛的“无人机与大模型融合挑战赛”赛道,聚焦于当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交叉领域,对参赛团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赛的核心目标是要求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理解与决策能力,完成一系列高难度任务。

颁奖现场 (从左至右:泛在感知与空间智能团队陈永立、庄礼聪、张晓艺;智能飞行与安全控制团队柳少亭、杨佳龙)


挑战尖端
四大核心任务检验创新实力

比赛现场,根据赛项要求,参赛团队需攻克四大核心技术挑战:
1. 自主导航技术:在无卫星定位的复杂环境中,解决无人机的自主巡航、实时定位与建图(SLAM)及智能路径规划问题。
2. 目标识别技术:基于OpenCV等计算机视觉库,对图像进行处理,实现精准的颜色识别与目标检测。
3. 空中抓取与投放技术:将稳定的飞行控制与无人机的自主导航、语言决策能力相结合,完成复杂的空中物理交互。
4. 基于大模型的任务决策技术:开发高效的自然语言交互接口,确保无人机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通过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下达的人类指令。

针对比赛开发的自主无人机实现上述任务

面对这些尖端挑战,光明实验室刘洲、尹鹏帅老师带领团队与深圳大学于文率老师团队通力协作,成功研发出一套基于激光雷达的高效、稳定的自主无人机系统。在决赛中,他们的作品以无可挑剔的满分表现,流畅地完成了所有指定任务,充分展示了团队在人工智能、自主控制和人机交互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实力。


意义深远
产学研协同创新结硕果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空间智能中心团队师生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也彰显了光明实验室在新工科教育和前沿科技探索方面的成果。面向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世界模型、大语言模型等 AI 根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更具自主性、安全性的低空飞行平台。

END
素 材 丨光明实验室空间智能中心
编 辑 丨 李沛昱 洪剑虹
责 编 丨 陈贞儒
欢迎投稿、建议:gmlab@gml.ac.cn